中新网济南7月23日电(王采怡)2025年“华侨记忆·家国情怀——海外华裔青少年山东研习营”23日在山东博物馆开营,来自韩国、俄罗斯、英国、荷兰、德国、葡萄牙等10余个国家的40余名华裔青少年将在济南、东营、济宁、泰安、威海学习体验齐鲁文化,与山东学生互动交流。
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冯尚伟指出,海外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好桥梁,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我们举办本次研习营,就是希望为大家搭建一个走进山东、感知中国的平台。希望营员们继承和弘扬祖辈光荣传统,守护文明薪火,感悟‘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中华民族意识,领略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的智慧、‘家国天下’的情怀,在传承创新中筑牢中华民族根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田延营介绍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文物资源和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希望海外华裔青少年亲身体验山东文旅发展成果,遇见岱青海蓝,品味齐风鲁韵,踏寻祖辈足迹,传承家国情怀,努力做中外交流的“使者”,把山东的故事、中国的变化讲给世界听,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领队代表、荷兰代尔夫特中文学校教师张爱艾表示,研习营有助于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希望营员们可以从齐鲁大地出发,带着山东的故事,把中国的温度传向世界。”
营员代表、来自英国切姆斯福德郡女子中学的学生张雯婷表示,虽然她从小在海外长大,但中华文化一直在心中深深扎根,能够踏上祖辈的土地,亲身感受齐鲁大地的魅力,感到无比激动和珍惜。“感谢主办方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搭建了一个走近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
开营式后,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以《齐鲁文化的阐释与弘扬》为题授课,从内涵构成、发展机制、形成背景及阐释、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系统梳理齐鲁文化的历史脉络、核心特质与发展路径。营员们还参观了“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等。
本次研习营为期11天,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与济南、东营、济宁、泰安、威海等市侨办承办。(完)
liangjianzhang:diyinianzuozhibodeshihou,womenqugedidejingdian,kaochaguohenduodifang,houlaiyouyinianzhuyaokaochahaiwai,womenpaolejishigeguojia,queshifaxianhenduoyetaihekeyichuangxindedifang。梁(liang)建(jian)章(zhang):(:)第(di)一(yi)年(nian)做(zuo)直(zhi)播(bo)的(de)时(shi)候(hou),(,)我(wo)们(men)去(qu)各(ge)地(di)的(de)景(jing)点(dian),(,)考(kao)察(cha)过(guo)很(hen)多(duo)地(di)方(fang),(,)后(hou)来(lai)有(you)一(yi)年(nian)主(zhu)要(yao)考(kao)察(cha)海(hai)外(wai),(,)我(wo)们(men)跑(pao)了(le)几(ji)十(shi)个(ge)国(guo)家(jia),(,)确(que)实(shi)发(fa)现(xian)很(hen)多(duo)业(ye)态(tai)和(he)可(ke)以(yi)创(chuang)新(xin)的(de)地(di)方(fang)。(。)
福建高院:吴谢宇作案时具有完全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聚焦神舟十六号#(记者李国利、黎云、黄一宸)